Share To Facebook
2022-09-05

點閱人次 : 521

曹家洋樓:修復地方歷史紋理,打造永續美好家園

2022/09/02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2/2022090201.jpg

桃園回龜山陣線常務理事陳良偉與志工夥伴一起整修曹家洋樓。

       過去,老屋在一般人眼中是廢墟的代名詞,十多年前,全台吹起老屋再生⾵潮,開始將老屋視為地方重要文化資產。其中,位於桃園⻱山的曹家洋樓正是一例,藉由修復老屋的契機,不僅催生「桃園回⻱山陣線」團體,吸引⻘年投⼊地方事務,也讓這股能量成為⻱山地方創生的重要起點。

       走在桃園龜山萬壽路上,轉進檳榔攤旁的小巷,會看見三層和洋式的「曹家洋樓」佇立在眼前。登上曾經稱霸龜山天際線的 3 樓,遠眺虎頭山,欣賞英式迴廊、立面洗石子等建築細節,懷想《自由中國》創刊人雷震曾在此集會的歷史場景,以及地方望族曹家的興衰起落。

       1884 年中法戰爭後,由於法國對台實施港口封鎖,台灣島內菸草需求大增,在龜山地區經營菸草產業的曹家因此致富。1927 年,隨著家族日益壯大,曹家第二代主人曹丁波在原先磚房前增建華麗洋樓,是當時龜山地區最高的建築,地方居民多以「三層樓」稱之,顯現建築的雄偉,以及曹家當時在地方的興旺。可惜日後在時序推移下,曹氏家族陸續搬離,洋樓漸漸沒落,成了當地居民眼中的「廢墟」。

       桃園回龜山陣線(以下簡稱回龜線)常務理事陳良偉表示,由於洋樓後花園緊鄰龜山最熱鬧的後街市場,攤販隨手便會將動物內臟、腐爛的蔬果、木瓜往院裡丟,木瓜種子在肥沃土壤的培育下自然生長成十幾顆木瓜樹,也有人進來種芭樂、竹筍,洋樓後花園儼然成了當地人的開心農場,「當初這裡的荒蕪衰敗,絕對超越你們現在的想像。」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2/2022090202.jpg

位於桃園龜山萬壽路上的曹家洋樓,曾經是龜山最高的屋舍。

老屋召喚人們齊聚曹家洋樓

       2015 年,關心地方文化資產保存的桃園市立法委員參選人王寶萱,以維護文化資產為競選政見,租下荒廢許久的曹家洋樓作為競選總部。選舉結束後,並非龜山在地人的室內設計師陳良偉,因為醉心老屋文化,被洋樓建築外觀與歷史背景吸引而加入志工團隊,他與幾位夥伴決定繼續維護洋樓,「我們總說老房子會找到適合的人,在適當的時間呼喚著大家,讓我們聚集在這裡。」他笑道,望向曹家洋樓的目光充滿感情。

       由於曹家洋樓產權分散,剛開始陳良偉和志工團隊只針對借用的一小塊空間,進行清潔打掃、刷油漆等基本修復工作。某天,陳良偉在公共空間裁切木板製作置物櫃時,有位長輩經過,問他在做什麼之後,便要他趕緊把其他空間也一同整理。

       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陳良偉,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那是曹家另一位產權管理人,「這些長輩平時不會主動與我們攀談,但其實他們都默默地在一旁觀察,看我們是不是真心投入。所以儘管長輩沒有明說,我們就當作他們允許展開更多空間的修復了。」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2/2022090203.jpg

曹家洋樓一度荒廢頹圮,在桃園回龜山陣線的修復及號召之下,將洋樓打造成為當地市場的後花園。

       2017 年,志工團著手進行後花園和 2 樓的整理,並在 2018 年正式成立回龜線。回龜線有泰半成員為在地青年,幾乎都擁有斜槓日常,他們平日身兼不同正職工作:農夫、室內設計師、藝術工作者、二手書店老闆⋯⋯儘管彼此生活都相當忙碌,這群人卻因為曹家洋樓而聚集在一起,「夥伴們都有個默契,『誰挖坑誰負責』。」陳良偉表示,面對洋樓的斷垣殘壁、荒煙蔓草,成員不用特別分配工作,總會有人自動捲起袖子清理,讓洋樓一點一滴恢復它原本美麗的樣貌。

豐厚歷史紋理,吸引眾人聚集

       曹家洋樓豐富的歷史紋理,吸引許多人前來,六年來總計超過數百位志工投入修復,例如開南大學、銘傳大學、中原大學和龍華科技大學的學生,都曾因為「服務學習」的課程內容,參與整理洋樓的工作。

       看著許多沒拿過電鑽、刷過油漆的大學生,陳良偉秉持「再糟也不會比現在糟」的想法,鼓勵大家放手去做,「我希望曹家洋樓能成為串連在地人、凝聚大家信念的場域,參與的志工都能在修復過程中找到成就感─這幢洋樓是集結眾人之力修復的。」志工會在社群網站上分享貢獻,甚至主動帶朋友前來,解說哪一塊牆壁、角落,是自己幫忙上油漆及清理的。

       為了活化洋樓,回龜線成員積極舉辦各式工作坊、展覽、紀錄片放映等活動,許多在地及鄰近地區的居民及青年,也因此被老屋召喚而來,使曹家洋樓成為凝聚地方創生意識的重要基地。例如洋樓附近的影印行二代,參與幾次活動後便主動加入團隊,成為回龜線成員之一;家中經營便當店、黑膠唱片收藏家的陳明章,一聽到志工團有活動需求,二話不說便遠從林口免費親送便當到龜山。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2/2022090204.jpg

曹家洋樓豐富的建築語彙及歷史紋理,吸引許多志工投入參與修復。

       為了爭取更多經費資源進行修復工作,陳良偉參加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所舉辦的「綠集合競賽」,並分別在 2016、2018 和 2019 年,以「曹家洋樓復興計畫第一步:打造市場後花園」、「走出曹家洋樓」和「桃園回龜山陣線」三項計畫,獲得一屆美麗家園獎和兩屆綠色串接獎。

       「評審每次看到我前來簡報,都直接說他們知道了,這次還有什麼新資訊要補充嗎?」陳良偉笑稱。大亞相當支持曹家洋樓的修復計畫,綠集合競賽給予團隊最直接的挹注,「修復洋樓需要買手套、油漆等耗材,志工來參與活動要給他們喝水、吃飯,需要的資源雖然不多,但長期累積下來也很可觀。獲獎的獎金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及時的助益。」

       陳良偉表示,參賽的另外一個目的,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曹家洋樓,以及回龜線團隊致力關懷的地方歷史文化議題,「希望能藉由參賽讓更多人認識我們,進而關注我們所提倡的議題,像大亞就非常支持我們的理念。」

       近來 ESG 浪潮喊得震天價響,各大企業公司紛紛在這兩年投入 ESG 布局,作為能源串接領導品牌的大亞電線電纜,其實早在 2007 年時,就從企業社會責任以及與土地共好的角度舉辦「綠集合競賽」,每年以不同主題徵選對環境友善、守護美麗家園的單位,並給予獎金贊助,至今已舉辦 12 屆。「我們關懷土地,希望為台灣打造美麗家園,這一直是大亞不變的初心。」大亞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尚弘點出關鍵。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2/2022090205.jpg

曹家洋樓三度獲得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綠集合競賽」的肯定,圖為大亞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尚弘。

友善環境、美麗家園的推手,致力打造和諧共存的環境

       沈尚弘進一步解釋,「成為友善環境、美麗家園的推手」的願景,是希望為人們的居住生活,創造一個友善、和諧共存的環境,而活化保存老屋,以建築保留時代的紋理,讓人們得以親身體驗過往的歷史文化,延續情感及記憶傳承,方能打造永續美麗家園。

       「像是洋樓由誰設計建造的?背後的家族歷史為何?與當地背景脈絡有何關連?美麗的洋樓怎麼會變成現今模樣?」沈尚弘拋出一個個問號,直指:「藉由修復曹家洋樓,讓我們得以親身造訪時代場域,更能親身感受歷史及先人的足跡,而非只是看到書本上的文字描述或照片。」

       老屋普遍存在電線老舊的潛在風險,為了推動大眾重視老屋文化資產、解決老屋安全疑慮,美麗家園基金會自 2017 年開始,偕同中華民國電機技師公會,針對屋齡 30 年以上的老屋,推出「老屋用電安全健檢」服務,民眾申請後,基金會免費派遣專人到府檢測,以確保老屋居家用電安全。 「接下來,我們還會追蹤這些老屋用電情形,看看健檢有沒有效果,是否還需要什麼幫助?」沈尚弘強調,基金會所做的一切努力,關鍵都是要推動美麗家園,將大亞能源專業回饋給社會。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2/2022090206.jpg

曹家洋樓保留著珍貴的牌匾書法。

       在美麗家園基金會贊助以及回龜線志工逐步修復清理之下,曹家洋樓和周邊街坊日益親近,鄰居看到洋樓敞開的大門,三不五時便會探頭張望,也有人會在前門置放的木椅上逗留小憩;後街市場的攤販、前往採購的居民們,也不再隨手就將廢棄物丟至後花園。

       沈尚弘欣見洋樓從最初令人退避三舍的樣貌,蛻變至現今美麗的模樣,「大亞只是贊助經費,如今洋樓能重現風華,要感謝回龜線志工無私的付出,沒有他們的努力,就沒有現在的曹家洋樓。」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2/2022090207.jpg

在志工的修復下,曹家洋樓成為當地舉辦藝文活動的基地。

       今年,回龜線的夥伴打算自籌經費將修復計畫「再上一層樓」,處理3 樓漏水問題;同時,成員們也期待將這股在曹家洋樓所積蓄的豐沛能量拓展至龜山其他地區。「龜山很大,夥伴的能量也很大,我們希望以曹家洋樓文化基地為中心,擴散這股力量。」陳良偉說。

       老屋是前人留下的重要文化資產,記錄一頁頁歷史記憶。活化老屋,需要有心人士持續投入,以及如同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的支持與協助,聚集足夠的人才與資源,才能凝聚地方創生、社區再造的能量,並朝平衡城鄉發展、低碳建築、居住正義等目標前進,達到永續美麗家園的願景。

原文出處: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caosmansion-local-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