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Facebook
2024-06-27

点阅人次 : 175

2024/06/24

大亚董座沈尚弘专访/3E策略 抢净零商机

经济日报 记者朱曼宁/台北报导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4/2024062401.jpg
大亚董事长沈尚弘。 记者季相儒/摄影

       大亚(1609)即将迈入70年,全球绿能浪潮来袭,大亚抓准趋势、提前布局,从电线电缆厂转型成能源串接链领导品牌,打造能源管理链王国,近年逐渐开花结果。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4/2024062402.jpg
大亚小档案

       大亚董事长沈尚弘擘划经营大蓝图,未来,大亚将持续实践3E策略,包括Emerging、Energy、ESG,加速完成2050净零碳排的目标。 在转投资策略上,大亚集团透过大亚创投,发展第三成长曲线,订定为期十年以上的大计划,过去从电子、生医到创新领域的投资,都取得不错的成果。未来投资事业将配合政府推动,包括半导体、AI、军工、安控、次世代通讯以及医疗生技产业,继续打世界杯。以下是沈尚弘专访纪要:

       大亚董事长沈尚弘擘划经营大蓝图,未来,大亚将持续实践3E策略,包括Emerging、Energy、ESG,加速完成2050净零碳排的目标。 在转投资策略上,大亚集团透过大亚创投,发展第三成长曲线,订定为期十年以上的大计划,过去从电子、生医到创新领域的投资,都取得不错的成果。未来投资事业将配合政府推动,包括半导体、AI、军工、安控、次世代通讯以及医疗生技产业,继续打世界杯。以下是沈尚弘专访纪要:

核心事业延伸 推一条龙服务

       问:请分享大亚转型创新的成功经验,未来五到十年的愿景与蓝图? 答:今年是公司成立第69年,换言之,企业已经走了很长久,因此大概在2013年时,已经在思考在相关事业上有什么空间可以发挥,而大亚的本业是电线电缆、漆包线,一个是在做电的传输,另一个则是用在马达、电子零件上,其实是在做能源的转换。

       于是就朝这个角度去构思,或许大亚可以做能源的产生,当然一开始都是一边做、一边摸索,而早期政府推动离岸风电示范机组时,大亚就有意参与,当时我们胆子也很大,由公司的同仁组了一个团队,参与标案拿到备取第一。

       不过在2013、2014年时,政府推离岸风电的力道还不强劲,是到了前总统蔡英文接任后才加速,所以研究离岸风电后,觉得机会成本不符合预期,如果把资金都放在这,那大概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不过,有了这次的机会后,给了我们很大的起心动念,开始有要做「能源串接领导品牌」的想法,会往这方向发展,也是因为国内电线电缆最高压只达34万5,000伏特,已经是相对成熟的产业,有了这个能源串接的念头后,一开始大亚从小型的屋顶型太阳能着手,后续因缘际会认识太阳光电发电系统EPC商聚恒科技,双方对发展太阳能有一样想法,于是一同携手合作,大亚也入股聚恒科技,就这样一步一脚印,大亚已经成为能源产生、传输、转换、储存到管理皆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源链领导品牌。

       大亚也订定长期策略,聚焦3E策略(Emerging、Energy、ESG),巩固本业并扶植创投新机会,同时实现「友善环境、美丽家园的推手」的愿景,在太阳能以外之再生能源推动不会停下脚步,加速完成2050净零碳排目标。

发展储能设备 开发大型案场

       问:全球掀起绿能浪潮,大亚是这方面的领头羊,具体来说,大亚旗下太阳能、储能的进度以及下一步计划、布局、目标是什么? 答:大亚集团目前共有74座屋顶型、地面型太阳能电厂,投资太阳能发电案场总装置容量达到212MW,除推动光电发展外,储能设备亦为发展重点。

       太阳能事业方面,目前持续加速中部地区大型案场开发与发展,包括云林麦寮渔电共生案场185MW,预计今年底拿到筹设许可,2026年挂表;志光2期35MW,预计明年第2季挂表,台南学甲今年度下半年将有30MW太阳能加20MW储能案子竞标案,整体而言,力拚在2026年可达到500MW的目标。

       能源储能方面,台中智璞储能100MW E-dReg已在今年3月动土,预计2025年6月可登上台电交易平台,预估未来每日可提供约20万度的总储能量。

       此外,也将争取台电区域电网储能计划及大学校园储能微电网计划,并开展大型储能主动平衡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和推动其他业界储能项目,整体储能目标2025年达到180MW。

       除了持续积极布局太阳能、储能外,下一步也观察到地热、波浪能的可能性,以地热来看,台湾的地理条件、前景都可以期待,且台湾绝对有必要去发展地热,未来如果普及时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大亚在这方面已经开始组建人力并着墨,初步投资额约在1到2亿元。

        除了持续积极布局太阳能、储能外,下一步也观察到地热、波浪能的可能性,以地热来看,台湾的地理条件、前景都可以期待,且台湾绝对有必要去发展地热,未来如果普及时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大亚在这方面已经开始组建人力并着墨,初步投资额约在1到2亿元。

        至于波浪能,我们也认为未来有很好的潜力跟机会,但是现在技术尚未成熟,但大亚不急,先把太阳能、储能做好为主。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4/2024062403.jpg
大亚营运概况

十年计划 攻资安、医药

        问:大亚创投近年为公司带来不错的获利,未来大亚将聚焦哪些产业上的投资?有哪些计划? 答:大亚集团透过大亚创投,发展第三成长曲线,订定为期十年以上的大计划,幸运的是,去年迎来不错的收获,目前主要锁定资安及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同时也会持续关注电子科技应用、半导体相关产业等新兴产业,像是近期投资的「创未来科技」的产品就是以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无人机侦测雷达和卫星通讯酬载系统为主,也为公司带来不错的收益。

        整体而言,未来投资事业将配合政府推动,聚焦「五大信赖产业」,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军事工业、安全监控、次世代通讯以及医疗生技产业。此外,我们也积极投资创投基金,组成自己的组合型基金(FOF)。

        除此之外,比较特别的是,大亚创投也将会持续关注集团发展的第三个E,也就是ESG。2023年12月大亚董事会通过投资永续创新能源科技产业基金,预计投资金额逾4.5亿元,开始开发与节能减碳、友善环境相关的案源。

        问:新政府上台,全新的团队与气象,在自身所处的产业面上,你希望政府给予哪些协助,或者给新总统团队哪些建言? 答:其实政府很多地方都做的很好、周全,也有考虑各个产业,观察市场,台湾的资金愈来愈充沛,今年经济成长普遍看佳,要说给政府什么建议,从产业的角度出发而言,其实会是希望各个行政流程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率,因为时间对产业来说就是一个「最真实的成本」,政府常常都是针对法规等去做强化或改善,但似乎对时间、速度这件事比较没有注意到,因此会希望新政府上台后,能够加速行政流程,让产业可以发展更快速蓬勃。

        谈到新能源方面,我们相当乐见政府积极促进能源转型,而绿电发展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大亚集团以电线电缆起家,一直以来都很关心这片土地与人文的互动。大亚成立近60年时将核心事业再延伸,重新定位为成为能源串接的领导品牌,同时也是友善环境、美丽家园的推手以及员工、客户、股东、社会信赖的企业。因此绿能事业逐渐成形,在多方尝试后聚焦太阳能领域,到现在有完整的能源链布局。

        支持绿电政策是基于我们的本业及对这块土地的期待,若绿电政策做得好,将是全台湾人民皆能受益,大亚也秉持着这个理念继续努力。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4/2024062404.jpg
沈尚弘谈话要点

原文出处:经济日报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71/804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