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电缆美丽家园基金会x路杀社 串接跨界合作 共同守护生物多样性【商业周刊】

2025/02/27
大亚电缆美丽家园基金会x路杀社 串接跨界合作 共同守护生物多样性
Powered by 大亚电缆美丽家园基金会
路杀社的成长历程,正是一个不断突破同温层的过程。林德恩坚信,唯有让更多人理解路杀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推动改变。 (图片来源:林德恩先生)
在台湾,一个关注动物路杀的公民科学组织,正用创新思维串连起产官学界与民间力量。成立于2011年的「路杀社」,从脸书社团起步,发展至今已有2.7万名社员,每年累积超过2万笔动物路死纪录,不仅为台湾生态保育写下新页,更开启跨界合作新典范。
路杀社发起人林德恩表示,路杀社最初是为了研究蛇类生态而成立。「当时要找志工调查蛇类非常困难,花了两年时间只招募到25人,训练完留下来参与调查的志工仅12人。」2011年,他决定透过脸书社团收集路死蛇类资料,意外获得广大回响。
路死资料大有用 为疫情防治与生态把关
动物遭到路杀与你我有何相关?这个本来关注蛇类死亡的社群,渐渐把路杀调查的物种扩大,累积的鼬獾路死资料在2013年台湾爆发狂犬病疫情时,扮演关键角色,让防疫单位掌握疫情分布。他们的调查资料也揭露灭鼠药对猫头鹰等非目标物种的危害,促使农政单位停办全国性灭鼠周。这些具体贡献让更多民众认识动物路死资料的重要性,社团规模也日益增加。 路杀社的成长历程,正是一个不断突破同温层的过程。创立初期,因为关注动物死亡,社团曾遭受抗议与误解。但林德恩坚信,唯有让更多人理解路杀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推动改变。 这个理念在2014年获得大亚电缆美丽家园基金会「绿集合」征选奖项的肯定,为组织注入新动能。林德恩指出,大亚不只提供奖励,更重要的是持续关注路杀社的发展,并协助媒合不同领域的合作。
艺文科技跨界合作 大亚协助路杀理念走进生活
在大亚电缆美丽家园基金会牵线下,2017年路杀社与台南表演艺术团队「铁支路边创作体」合作,推出以动物路杀为主题的舞台剧《萱萱的奇幻历程》,透过艺术形式触及更广大群众。此后,路杀社陆续与各界艺文工作者合作,让环境教育突破同温层。 同时,大亚更进一步串联同样运用群众力量的两大公民团体——「台湾河溪网」与「千里步道协会」,在2024年「凤凰花论坛暨绿集合征选」中,以「公民科学」为主题,与民众展开对话,共同探讨环境议题,携手扩大社会影响力。
路杀社建立百大动物路杀热点,透过此项系统,提醒用路人注意。 (图片来源:路杀社)
因为大亚的支持,路杀社的理念也吸引其他企业看见。如导航软件开发大厂也与他们合作,将路杀热点信息纳入系统,提醒用路人注意。林德恩说,「有了大亚电缆美丽家园基金会这样的例子,让企业看到参与环境保育的多元可能。」 从最初的路死动物调查,到今日结合科技、艺术与企业资源的环境行动,路杀社展现公民科学的无限可能。也印证大亚集团致力成为「友善环境、美丽家园的推手」,透过持续支持在地行动,串起台湾守护环境的共识。 24年「凤凰花论坛暨绿集合征选」中,以「公民科学」为主题,与民众展开对话,共同探讨环境议题,携手扩大社会影响力。
全文来源: 商业周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indep/100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