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投資雙渠道 大亞結合CSR擴大社會影響力
2015/08/04
企業議題在台灣日趨熱絡,行政院也整合各部會提出「調法規、建平台、籌資金、倡育成」策略,期望引導投資者支持社企發展。大亞集團沈尚弘董事長8月3日下午出席一場社會投資座談會時表示,廣義與狹義的社會投資政府應當都要鼓勵,如果每家上市櫃公司都能結合自身特色,找出一個聚焦點來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將可發揮極大正面力量。
勞動部委託亞太綜合研究院執行的「形塑社會企業生態圈專案」,3日下午於台大法律學院舉辦座談會,邀請香港社會企業總會副主席馬錦華(Timothy Ma)、英國大誌投資總裁Nigel Kershaw、Skoll Center副執行長Daniela Papi、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董事長沈尚弘、新竹物流集團CSR總監王俊凱與國內官員、社企從業者進行討論與對話。
座談會由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蕭新煌教授主持,沈董事長表示:「他個人有兩頂『帽子』,一是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董事長,另一則是大亞創投董事長,分別對應廣義與狹義的社會投資。」他認為:「狹義型社企不僅要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宗旨,還要保留30%盈餘用於公益。慣於計算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回報率)的專業投資人要找到一般的投資標的已是非常困難,遑論社企。」這方面,大亞也積極的在找尋狹義型社會企業的投資標的。
他以大亞基金會已舉辦五屆的綠集合徵選為例,大亞對議題的關照並不以盈利為目標,不要求或鼓勵被投資的對象成為公司。換言之,廣義的社會投資相當於社會贊助,要求的是另一種ROI:影響力回報率(Return On Impact)。另一方面,當公司要推動CSR活動,自願為社會多做額外的付出時,便可以考慮進行廣義的社會投資:投入的資源相對較少,又可與企業本身的結合,找到一個施力點。
蕭教授開玩笑地引用廣告台詞:「投資一定有風險」,希望投資人都能與NPO、社企共存共榮作結語。會後,國外貴賓一同前往大亞創投所投資的米洛克老房子一同享用晚餐,暢談社企在台灣的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