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政策與管理-
環境管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大亞貫徹政府環保法令及客戶要求、灌輸員工環保認知、善盡污染處理、資源回收責任、環境保護、持續改善。
生物多樣性 Biodiversity大亞集團重視生物多樣性及森林保育,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4(保育海洋與海洋資源)、SDG 15(保育陸域生態)。我們承諾所有營運行為兼顧當地環境生態系統,並致力於保護生物多樣性、避免森林濫伐,以達到(1)環境生態淨正向影響(Net Positive Impact)及(2) 零淨森林砍伐(No Gross Deforestation)。
詳見 《大亞生物多樣性與不毀林承諾》
氣候行動 Climate Action
大亞集團重視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我們將從組織營運、價值鏈到社會層面,降低自身排放量並加速社會的氣候行動
經營企劃室於2023 年擬定大亞氣候行動架構,並於5 月永續發展委員 會通過。參考Word Economic Forum "4 ways for companies to take effective climate action",制定四項行動方針。依循「降低自身碳排 放」、「降低價值鏈碳排放」、「將氣候議題整合於經營策略」、「在 社會上影響氣候行動」,推動氣候治理與減碳行動,以達成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2050淨零排放目標
能源管理 Energy Management
能源政策與承諾
貫徹政府能源法令及客戶要求、灌輸員工能源認知、進行綠色採購、落實目標管理、持續改善。
能源管理系統
大亞公司與聯友公司導入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並經第三方查證,希望藉由對能源管理系統之持續運作與改善,為公司創造永續經營的有利環境與能源使用及提供令客戶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能源消耗量
集團2023年度能源使用量達470,024 GJ,其中電力佔77.5 %、天然氣佔20.4%、柴油佔1.7%、汽油佔0.4%、液化石油氣佔0.1%。2023年能源消耗量相較2021年降低23%,在營收減少3.7%的情形下能源密集度降低19.3%。
節能策略與成果
集團於2023年度用電量相較2022年降低 15,061,310 度,其中因採取節能措施所減少之電力使用量為 496,607.3 度。包括大亞總公司節能7.1萬度、台灣子公司節能 17.8萬度、越南廠區節能 10.9萬度、中國廠區節能 11.4萬度。集團將持續進行能源效率優化並降低能源需求,以逐步降低用電量及單位產品用電量。2023年關廟總公司之單位產品用電量為1030 kwh/ton,相較2022年1050 kwh/ton降低1.9%。
能源轉型
在綠電使用上,集團減碳藍圖訂下短期以及中期的再生能源使用目標。大亞以2025年RE10%為短期目標、2030年RE40%為中長期目標,逐步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以大亞公司年用電量約4000萬度為例,我們規劃預計於2025年起由旗下太陽能案場每年轉供400萬度綠電供總公司使用;同時在2023年,大亞公司帶領台灣子公司參與台電小額綠電採購計劃。大展和大恒各取得「10萬度5年期」合約,大亞取得「5萬度5年期」合約,聯友則取得「1萬度5年期」合約。這些合約將於2024年起開始進行綠電轉供,在接下來的5年內,每年為集團提供共26萬度綠電。
汙染防治 Pollution Prevention
大亞關廟廠之固定污染源皆有設置污染防治設備,污染物計有揮發性有機物、粒狀污染物,防治污染設備計有觸媒轉化器、袋式集塵器、文式洗滌塔,並依空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實施檢測及申報固定污染源排放量。
大展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量,每年定期檢測一次,定期申報之檢測。經環保局核定,符合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大展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量,每年定期檢測一次,定期申報之檢測。經環保局核定,符合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毒化物管理
大亞訂有完整的毒性化學物質運作及化學災害預防與演練措施。因生產製程所使用之凡立水及可塑劑,屬於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列管項目,關廟廠依法令規定每年實施毒化物防災緊急應變演練一次,無預警測試二次。另,每年固定實施年度消防演練一次,公共危險物品防災演練一次。其他關係企業則無使用毒化物。
水資源管理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台灣及越南各廠區皆只使用自來水。為使工廠廢水排放能符合事業水污染防治法規放流水標準,除了定期檢測水質及維護處理設備,大亞(關廟廠與大灣廠)以及大展均建置汙水處理設備,每年針對排放水水質委外合格廠商進行採樣檢測,處理後之放流水排放於廠外溝渠。關廟廠廢水之承受水體為二仁溪、大灣廠廢水之承受水體為三爺宮溪、大展廢水之承受水體為富森溪。
在廢水回收方面,除了大亞線纜PVC與PE押出製程以及CV生產線的冷卻水均導入軟水循環回收系統,漆包線的生產製程也進行純水回收進一步節省水資源。
美濃地震加上同年9月連續莫蘭蒂與梅姬兩個颱風,造成關廟廠區原物料與設備毀損。災後的清理復原也需大量用水量。致使2016年關廟廠的用水量與廢水排放量均較往年大幅增加。
在節約用水方面,我們推動雨水回收。2011年開始,大亞於關廟廠區內設置儲存槽合計約60噸容量,使用於花木澆灌、廁所沖水及廠房地面清洗。2015 年6 月起加裝水錶記錄,2016年累計回收雨水使用量187噸。大灣廠區則尚無製程用水回收或雨水回收。
大展由於擴大磷銅球生產,2015年及2016年用水量與廢水排放量連續增加。目前的節水措施主要為使用過製程水回收廢水池處理後再利用至鑄造區冷卻水循環使用。大恒亦設置150公噸蓄水池,預留部份作為雨水回收用;此水池供應押出機做水循環及厠所使用。
2016年5月「水利法修正案」通過後,水利署規劃針對年用水量達12,000 度以上之用戶課徵耗水費,同時設有節水措施減徵配套(達成水回收、清潔生產、水足跡、資源再生綠色產品及節水相關標章等9項最高可減徵總耗水費費額的60%)。大亞及大展預計將受到影響,雖水費佔總成本比重不高,但仍將再評估節水改善方案可行性,以及尋求減徵項目建議等。
廢棄物管理 Waste Management
大亞公司將廢棄物減量與分類納入環境管理系統之目標與標的,包含透過廢棄物分類政策達到廢棄物每年減量1%;以及提高資源回收量1%。
廢棄物產出情形
2023年度產生之廢棄物為3,726公噸,相較前期增加24.1%,主要原因為大亞公司大幅提高特高壓電力電纜生產比例所導致(廢電線電纜相較前增加733噸,約等於集團廢棄物成長量)。2023年台灣營運據點所產生之廢棄物佔73.2%、越南佔6.9%、中國佔19.9%。廢棄物處理方式包含廠內再利用佔2.98% 、廠外回收44.38%、物理處理43.05%、焚化8.84%、其他處置作業0.74%;以上皆依循廢棄物清理法合法清理,另集團廢棄物回收及再利用比例自2020起逐年提升,從2020回收與再利用比例67.43%至2023年已提升至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