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影響力人物》大亞董事長沈尚弘 友善環境的綠能大使

2024/06/20
50影響力人物》大亞董事長沈尚弘 友善環境的綠能大使
文/孫蓉萍 圖/潘重安
▲大亞董事長沈尚弘。(圖/潘重安攝)
漆包線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但小到半導體探針等科技產品,大至航空器泵浦馬達等航太產品,都少不了它。台灣最大漆包線廠商大亞集團,在相關領域默默耕耘了將近70年,一路保持技術創新。
1955年,沈大枝和沈金承兄弟創辦大亞實業社,生產紗包橡膠電線、塑膠電線、高壓電線電纜等產品;1967年更名大亞電線電纜,之後增製漆包線。 1986年正式投入生產69kV(千伏特)級特高壓電力電纜,之後161kV和345kV超高壓電力電纜,都是第一家獲得台電定型試驗認證的本土企業。 現任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是沈金承之子,台大電機系畢業後到美國埃默里(Emory)大學攻讀企管碩士,畢業後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上班四年,1988年回台進入大亞工作;2003年接班,擔任董事長。
剛接下重擔時,沈尚弘努力在高壓電纜方面奠定基礎,強化本業競爭力。2008年金融海嘯後,企業需求大降,台電也大幅削減資本支出;加上永續經營和企業的使命感,他反覆自問:大亞要成為一家怎樣的公司?電線電纜之外還可以做什麼?「雖然很多事是因緣際會,但自己要有想法,先做好準備,一旦出現偶然的機運,才能把握住。」他強調。
成長三方向:線纜、能源和創投
大亞集團早在1992年和2000年就是台灣汽電共生及森霸電力的創始股東,不過當年社會上並不重視能源,尋找公司第二曲線的沈尚弘,最後決定要推動大亞成為能源串接的領導品牌,提供能源的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和管理的解決方案。同時,大亞早就志在成為友善環境的推手,2011年還設立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走上綠能的道路。
大亞2013年曾想投資離岸風電,甚至在示範風場拿到備取第一的資格。不過一番摸索之後,發現風險太大,決定退出,轉向太陽光電;當時遇到聚恆科技公司董事長周恒豪,兩人一拍即合。
聚恆是全台第一家取得德國萊因運轉維護認證的太陽能統包工程廠商,大亞透過投資聚恆,獲得太陽能電廠相關的能力,雙方2014年還共同成立了大亞綠能公司。2024年3月為止,大亞綠能旗下已有68座屋頂型和地面型太陽能電廠,裝置容量共212MW(百萬瓦)。此外,2017年大亞投資協同能源,可提供儲能輔助平台服務、用電大戶儲能設施和電池產品。大亞集團2021年還設立了儲能系統整合服務供應商大亞儲能科技公司,成立當年就開始建置MW等級的儲能系統,服務領域包含投資、開發、施工、維運、儲能和售電。去年集團的自動調頻輔助服務(AFC)容量,已經達到13MW。
沈尚弘指出,能源產業需要有耐性地長時間布局,但能源鏈完成後可望帶來比較穩定的現金流,讓公司能再繼續往更遙遠的未來前進,如今成效也已逐漸顯現。
2023年大亞集團營收264.35億元中,太陽能電廠部門占比為5.9%,比2022年度增加了近3個百分點。 「企業經營像凳子一樣要有三隻腳才會穩固,大亞現在的三隻腳是電線電纜、能源和創投。」接下來沈尚弘會繼續帶領企業穩健經營,並加速完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沈尚弘小檔案
出 生:1958年
現 職:大亞集團董事長
經 歷:大亞電線電纜總經理、美國AT&T經理等
學 歷:台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埃默里大學MBA
原文出處:財訊 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f0c647ef-5dbc-4080-a162-086d097c6f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