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Facebook
2025-11-20

點閱人次 : 3

2025/11/19

從南臺灣出發,2025 大亞集團女子公開賽點亮女子高球的未來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5/2025111901.JPG
▲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左)、TLPGA理事長劉依貞(右)。(圖/大亞集團提供,以下同)

       在男子選手發展領先的高爾夫世界裡,女子選手正逐步累積能量,爭取更多資源與展現舞台。大亞集團與TLPGA攜手舉辦「2025 大亞集團女子公開賽」,第二屆除了以高額獎金吸引國際選手,更為年輕球員創造與世界接軌的機會。大亞集團透過實質支持,為台灣女子高球帶來新的高度與可能,亦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大亞回饋社會的願景。

       大亞集團今年再度攜手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TLPGA),共同舉辦「2025 大亞集團女子公開賽」。與首屆相比,今年的獎金規模提升至千萬元,不僅是大亞深耕台南70週年的紀念,更展現了支持女子高球長期發展的決心。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5/2025111902.JPG
▲TLPGA理事長劉依貞。

       大亞加持,南臺灣成為女子高球新焦點

       TLPGA理事長劉依貞直言,女子高球在台灣發展時間較短,如今在持續培育與資源挹注下,正迎頭趕上,展現更多可能性。她認為,企業的投入不只是金錢上的支援,也是制度性的補強。而大亞集團的贊助與支持,能讓比賽固定檔期,一來可提高國際能見度、二來也讓年輕選手看見希望,「透過高額獎金與國際聯盟策略,我們希望以賽代訓,讓台灣女子選手站上國際舞台。」

       劉依貞指出,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自青年時期便熱愛高球,並認為相較於男子高球,女子高球在資源與關注度上仍有待提升,於是主動投入支持,協助女性選手在職涯發展與追夢之路上獲得更多機會與關注,讓選手參加國內與國際比賽,都有大亞的支持。「大亞的投入不僅提升了台灣女子高球的國際競爭力,也讓位在南部的嘉南球場首度成為國際賽事舞台,結合觀光與運動,可實現多重效益。」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5/2025111903.jpg
▲吳純葳選手(左)、洪玉霖選手(右)。

       洪玉霖:從紐西蘭到世界賽場,跨越低潮的勇氣

       洪玉霖自9歲開始接觸高球,13歲拿下第一場比洞賽冠軍,奠定走向職業的決心。她笑說:「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有點天份。」然而,在真正走上職業後,卻也面臨低潮與傷病。

       2021年,洪玉霖在台灣拿下職業首冠,那是歷經七洞延長賽,才在高壓下脫穎而出。「真的是苦盡甘來的勝利,」她回憶。而去年更在美國次巡賽奪冠,以9桿差距創下個人生涯代表作,但右手腕的傷勢也曾讓她錯過重要賽事,因此更能深刻體會運動員的脆弱。

       洪玉霖坦言,挫敗時曾有放棄的念頭,但最終選擇不逃避。「失敗只是過程的一部分,重點是從中學到什麼。」她把每場比賽視為磨練,無論輸贏都要找到進步的契機。也是這份韌性讓她能更快調整心態,保持對高球的熱情。未來,她的目標是站上LPGA舞台,與世界頂尖好手同場競技,並期許將經驗帶回台灣,成為年輕選手的榜樣。而大亞的贊助能讓自己更專注於訓練。「打美國賽事的花費極大,幸好有企業支持,才不用分心去煩惱後勤。」洪玉霖說,她自己曾經與董事長同場打球,對方的謙和態度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位很認真、追求完美的人,也提醒我不只是打球要努力,更要學會回饋社會」。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5/2025111904.JPG
▲洪玉霖選手(左)、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中)、吳純葳選手(右)。

       吳純葳:走出低潮,心理素質是關鍵

       來自台南的吳純葳,在父親鼓勵下自小練習高球,但真正投入選手之路,則是成績逐步提升後的選擇。2020年在泰國亞太賽事奪冠則是關鍵,她回憶當時比賽前三天手感極佳,即使決賽日領先差距一度縮小,仍在倒數第二洞沉著推進長推桿,鎖定勝局。而這場勝利不僅帶來肯定,也確立了自己要走向職業的信心。然而,在2021至2023年間,卻曾遭遇長期低潮,在父親的高期待與成績不佳的壓力下,讓她一度失去信心。

       「我開始進行心理訓練,透過比賽中的自我對話,提醒自己還有機會。」吳純葳說,自己轉入職業選手後,便深刻感受業餘與職業的差異:「職業不只是競技,更有現實的金錢壓力。」

       在這關鍵時刻,大亞的支持成了後盾,能於第一年無後顧之憂地去挑戰美巡、日巡資格,靠的就是企業贊助。「那是一種被看見的力量,讓我敢放心把夢想放大。」她特別提到,去年在「2024 大亞集團女子公開賽」與董事長同組比賽,對方親切且願意傾聽,「這讓我感受到企業不是站在台上,而是與我們並肩」。展望未來,她最迫切的目標是挑戰美巡與日巡的資格,並希望能同時取得雙巡賽資格,站上國際舞台展現台灣選手的實力。

proimages/news/coverage/2025/2025111905.jpg
▲許淮茜選手。

       許淮茜:從業餘到職業,企業贊助是續航力

       22歲的許淮茜,預計在美國完成大學學業後,全力投入職業高球。她回憶自己的成長歷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訓練,17歲便奪下IMG Junior World冠軍,近期更在美國LNGA業餘錦標賽封后。這一路走來,最深的體會就是「毅力與心理素質的重要」。

       「比賽時,最重要的是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她分享,透過音樂與散步能讓自己抽離賽事壓力,也從多次失利的經驗裡找到突破口。許淮茜坦言,在邁向LPGA之路上,開銷龐大,「教練費、機票、住宿與訓練,每一筆都是壓力。」

       大亞的贊助,則是一股安定力量。在比賽表現良好時,董事長還會提供額外支持。「這不只是資金,更是信任感。」她說,男子選手在美國本土贊助較多,女性卻相對弱勢,因此特別感謝大亞願意把資源投注在女性選手身上,「這是推動女子高球走向國際的重要一步」。

       從選手故事到企業責任都有大亞支持

       從洪玉霖的抗壓,到吳純葳的心態轉折,到許淮茜的毅力,三位選手的故事交織出一條女子高球的成長曲線。而在這背後,大亞的角色不僅是贊助者,更是重要推手。

       得以運作的根本。「2025 大亞集團女子公開賽」為台南帶來國際曝光、資源挹注與觀光效益,也讓女子高球在南臺灣有了新的定位。

       對大亞而言,支持女子高球既是品牌高度的展現,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對選手而言,則是一份讓她們能夠專注揮桿、跨越低潮、追逐世界舞台的力量。「2025 大亞集團女子公開賽」的意義,早已超越一場比賽,而是女子高球能走得更遠的關鍵推手。

全文來源: 財訊

        https://reurl.cc/pKMag8